当前位置首页 > 南平市> 正文

八闽乡村:几近消亡四元素魔法书的“老”产业又获“新”生

  蓝图:共谋“乡村振兴路”

  邵武和平豆腐、永泰藤编、浦城木樨茶、福安桃花酒……在八闽大地上,“老”产业的复兴已渐成气候。一个个“老”产业的复兴,不仅让人们重温曾经消失的记忆,也让“诗意乡愁”有了更多现实载体,更是带动了一批农民脱贫致富。

  但以小农户为主的产业模式,仍是“老”产业壮大的难题,而“优质难卖优价”,是“老”产业发展的痛点。

  在9月底公布的《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中,再次强调了质量兴农的思路,为“老”产业破除了发展障碍,描绘了美好蓝图。

  “国家实施的乡村振兴和精准扶贫战略,为农村‘老’产业发展带来了机遇。”福建省农村工作研究中心研究员黄跃东说,发掘原生并扎根于农村的“老”产业,有望吸引资本和人员回归,实现乡土创业。

  然而,“老”产业在发展中也遇到了一些新问题。黄跃东分析认为,目前“老”产业发展主要遭遇的问题有:标准缺失导致质量不稳,作坊众多导致无序竞争,门槛较低管理粗放、“各自为营”难塑品牌等。

  “产业复兴的最大难点是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老产业’普遍门槛低,很容易仿冒。”林琴说,自从创建了品牌以后,永安已涌现出近十个类似的品牌,一个品牌一旦出了问题,就会“一损俱损”。

  在姜代海看来,技术制约了“老”产业的发展。“笋干是南方的特色美食,尤其受到江浙一带人民的喜爱。一斤能卖到20元左右。”十多年来,姜代海靠着销售家乡永安的竹笋,养活了一家人,但却始终难以提高销量。

  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姜代海开发了开袋即食的预泡发笋干,并通过淘宝、微信等电商渠道销售。“2015年销售1万包,2017年就增长到6万包,销售额达到60万元。”姜代海说。

  “我们在调研中也发现了此类问题。”南平市副市长黄苏福说,南平市打造了“武夷山水”区域公共品牌,统一产品质量标准、统一检测检验、统一品牌宣传运营,倒逼企业和农户在生产源头上就把好质量关,也将助推“老”产业的振兴,带动一方百姓致富。

  “作为政府部门,在助推‘老’产业发展时,要注意保护资源特色,加强产业引导,以带动经济效益为主要衡量标准,也要兼顾生态、社会、文化效益等。”黄跃东说。 (记者孟昭丽、林超、郭圻)

(台海网)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显示全文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