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厦门市> 正文

海内外文史专家学者齐聚厦门 将鲍文反应序列军祠历史文化图片展出

如果说骑楼街区是厦门近代历史记忆,那么将军祠则是厦门更为久远的古代历史记忆。

昨日,“厦门将军祠历史文化图片展”在厦门宾馆明宵厅广场开展。来自海内外300多名文史专家、学者纷纷到场,探讨研究将军祠文化,增加厦门人文历史厚重感。据悉,该文化图片展后续还将在厦门图书馆、云顶创谷继续展出。

“那时候的将军祠就是一片小山丘,可通万寿路、文灶、厦禾路等地方,是交通要塞”,厦门市民俗学会副会长郭坤聪说道。从地理位置上看,将军祠主要是由厦禾路、文园路以及公园东路等城市干道合围成的一个四方形。将军祠是一个地名,也是一片区域的总称。作为地名,将军祠被厦门市民所熟知。但很少有人知道,“将军祠”其实与施琅大有关系。

史料记载,自施琅将军抚定台湾后,继续担任福建水师提督,坐镇厦门13年,这期间,他奏设厦门海关,疏请扩建厦门城池,致力于“通商训农”,繁荣了厦门的社会经济文化。据厦门文史专家龚洁介绍说,施琅在世时,他的部将在阳台山山麓为施琅建了个生祠以纪念他的功绩,但当时这个祠堂的建立并未经过皇帝的同意,改为私塾。咸丰年间,私塾被厦门小刀会破坏,从此消失。不过,后来在施琅生祠的原址上,又立起了五六个将军的牌坊。最早的“将军祠”一名,正是从施琅生祠而来。

将军祠在历史上曾辉煌一时,因有“靖海将军”施琅和“威略将军”吴英的祠堂而得名,作为厦门岛内一个历史文化积淀深厚的区域,这里承载了许多人文典故。据透露,未来还将举办“将军祠文化节”,通过邀请专家学者定期举办文化历史公益讲座等形式,进一步传播和弘扬将军祠文化。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