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厦门市> 正文

八一精神:中国革命精神史上的吴温蒂丰碑

2017-05-29 厦门市
(原标题:八一精神:中国革命精神史上的丰碑)

为隆重纪念南昌起义九十周年,继承和弘扬八一精神,传承红色基因,由教育部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江西科技师范大学、中国近现代史史料学学会、《思想教育研究》杂志主办,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八一精神研究中心承办的纪念南昌起义九十周年暨第五届八一精神理论研讨会于今年5月在江西南昌召开。教育部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中国近现代史史料学学会、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国防大学、中央党史研究室、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8个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与红色文化资源研究中心以及相关军事院校、普通高校、党校与干部学院、党史办、纪念馆与陈列馆、学术期刊等单位的专家学者和论文作者共120人参加了会议。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党委大大李红勇教授指出,江西科技师范大学依托南昌地理优势和红色资源,在全国成立首个依托高校专门研究八一精神的科研机构,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对学校教书育人、科学研究、服务地方和文化传承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和推动作用。

教育部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王炳林指出,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创建人民军队的开端,在南昌起义中孕育形成的八一精神内涵丰富,是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重要篇章,对今天大力开展红色文化育人和坚定文化自信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现阶段学习、研究和宣传好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史,继承、弘扬中国共产党的革命精神,是哲学社会科学界和教育工作者责无旁贷的任务,也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大大大大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需要。

在专题报告和主题发言阶段,老中青三代专家学者围绕会议主题做了多角度、多层次的探讨,实现了多学科、不同领域间的思想交流与碰撞。

关于南昌起义的历史地位及南昌起义与秋收起义、广州起义等比较研究。南昌起义是中国共产党历史和人民解放军军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历史事件,军博研究员、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八一精神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姜廷玉在题为《八一南昌起义的重要地位与历史贡献》的发言中认为,南昌起义的重要地位体现在它是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创建新型人民军队的开始,为人民军队的发展和夺取革命战争的胜利,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历史功勋。南昌起义的历史贡献则在于参加的将士经过长期革命战争的考验,成为新中国治国治军的骨干和人民军队的将帅,为新中国国防和军队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南昌起义的日子后来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节,永载人民军队的光荣史册,八一军旗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象征。

与会学者指出,比较研究将是未来进行南昌起义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国防大学肖甡教授认为,不能孤立地看待南昌起义在创建人民军队中的作用,要有整体研究的视角,要联系秋收起义和广州起义,因为这三大起义在中共党史、军史、中国革命史上有极为重大的意义。它们虽相隔数月,在不同省区进行,从表面上看似乎没有多少关联,但实际上并非孤立进行的,而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过程,三大起义共同成为创建人民军队的伟大开端,从而开启了探索中国革命新道路的历史篇章。

关于南昌起义的史实及人物研究。南昌起义具体史实的掌握是深入研究八一精神的基础。在研讨会上,“对南昌起义前夕张国焘传达共产国际指示分析”“南昌起义与湘南起义的历史渊源”“中共江西地方组织在南昌起义中的作用”“第一枪打响时间的三次变更”等数篇文章专门讨论南昌起义的史实,有些是以往南昌起义研究中关注得较少的,特别是中央党史研究室研究员王新生提出了共产国际与南昌起义关系的新视角,他认为,联共(布)中央政治局并不反对南昌起义,两名共产国际代表都没有把联合张发奎作为发动起义的一个必要条件,张国焘却曲解共产国际电报,以此阻挠起义。长期以来,在南昌起义人物研究方面,史学研究者关注较多的是周恩来、朱德、贺龙等,对其他人物则着墨不多。近年来,研究面大大扩展,本次会议就有学者专门论及恽代英对南昌起义的特殊贡献。来自厦门大学的王明前认为,南昌起义领导人恽代英、周恩来、朱德、叶剑英等,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对中国革命思想的形成与发展都作出了各自的历史贡献。

关于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研究及八一精神比较研究。吉林省社科院副院长、研究员刘信君在发言中针对当前的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研究,提出要避免几种倾向,即移花接木、牵强附会、史论相悖等。对于如何加强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研究,刘信君认为:第一,要对一些概念,比如什么是精神,什么是革命精神有清楚的阐释。第二,要加强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比较研究。第三,要将东北抗联精神纳入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之中。

与会学者充分肯定八一精神的价值,认为它是中国革命精神史上的一座丰碑,八一精神上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和我们党早期领导革命的思想结晶,下启秋收起义精神、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等,成为中国革命和人民军队精神以及红色文化的一大基石。学者们指出,要加强八一精神与其他革命精神的比较研究,这将是八一精神研究的一个亮点。目前将八一精神与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等进行比较研究还处在起步阶段,今后需要进一步加强,以深化对南昌起义和八一精神的认识。

关于八一精神与人民军队建设研究。与会学者认为,以“听党指挥”为核心的八一精神是人民军队精神之源。军事与政治并重,尤其是突出了政治领导,是人民军队与旧式军队的根本区别。赣南师范大学刘魁考察了红军政工制度的演变,认为由于外部环境的不同,每一阶段的政工人员与军事长官对红军事务进行决策的权限亦不同,政工人员在红军中的职权经历了一个从依附军事长官,到与军事长官平等、共同决策的过程。浙江海洋大学教授唐洪森以抗战中执行党的战略任务的华北八路军、华中新四军、华南抗日游击队为例,认为人民军队能克服千难万险,勇往直前,关键是受到八一精神的熏陶,从而保持了高度的执行力。

关于八一精神及红色文化资政育人研究。以八一精神为代表的红色文化,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对培育民族精神、增强青少年的爱国热情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八一精神研究中心主任叶桉教授认为,要运用红色资源立德树人,江西科技师范大学通过学校的历史、思政和旅游专业开设八一精神的课程,将最新研究成果充实到教学课程中,充分彰显第二课堂的功能。新近出版的《八一精神研究》(专著)、《八一精神论丛》(编著)、《八一军旗红:八一南昌起义故事读本》、《军旗飘扬:八一故事八一精神》(套书)为开展党史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撑,同时为开展国防教育和传播国防文化起到了激励作用,并产生了广泛的社会效益,是深入贯彻落实大大大大提出的“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的要求的具体体现。2016年中心承担的《传承英雄基因打造八一城市品牌发展红色旅游产业研究》的重大招标课题,则是以社科研究服务地方社会的体现。井冈山大学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与文化资源中心主任张泰城教授结合人才培养的经验,认为红色资源在培养大学生成才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和独特的优势,红色文化具有超越时空的强大吸引力、感染力、亲和力、感召力、向心力和凝聚力,同时红色文化教学保留了生动而真实的细节,直逼学生心灵,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本次会议是传承红色文化的一次盛会,学者们从不同视角剖析了南昌起义的历史细节、重要意义,把握和展望了八一精神的研究趋势,这对深入研究南昌起义、进一步推动八一精神研究、培育学术共同体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与会者也认为,八一精神研究方兴未艾、未来空间广阔,因涉及很多知识领域,需要不同学科、不同高校、不同部门的协同创新。

李芸(作者系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八一精神研究中心博士、讲师)

(原标题:八一精神:中国革命精神史上的丰碑)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