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南平市> 正文

1644年,错过"西北王",造成了怎样的后果?

1644年,错过&ampquot西北王&ampquot,造成了怎样的后果?

1644年,错过&ampquot西北王&ampquot,造成了怎样的后果?

1644年,注定是个多事之秋。

李自成在西安称王,国号大顺,改元永昌。孙传庭战死后,崇祯帝已派不出得力的督师。对这种僭越称王的事只能是听之任之。而李自成却不安于在西安做个永昌王。进攻是防守的最好方法。于是元旦一过,他就传檄誓师,要崇祯下诏退位。

李自成过了黄河,兵分两路,像一把铁钳夹向北京。一路由李自成亲自率领,为主力;一路由刘芳亮率领,为偏师。李自成那一路则直接进入山西境内,经蒲州、绛州、平阳府、汾州府,逼近太原。太原虽是军事重地,城高池阔,防御坚固。但李自成两天就攻下了太原。李自成在太原称作休整,又继续北上,连克忻州和代州,进逼长城重关——宁武关。宁武关的的兵力其实也不多,只有三四千人。但总兵周遇吉是个寒门出身,他是靠着自己的一路打拼才升到了总兵。所以他特别珍惜这个来之不易的位置。面对李自成数万农民军席卷而来,他毫不畏惧。他让自己的妻子上城墙击鼓,自己则一马当先,冲出关门,奋力拼杀。闯军还从未遇到如此凶悍的对手,一下子就乱了阵形,宁武关的守军见总兵都不要命,也勇气倍增,拼命向前。经过两天的厮杀,闯军死伤惨重。他倒吸了一口冷气,好久没见过如此强悍的官军。李自成没有办法只能用人海战术,自己身先士卒杀向关城门口。宁武关的守军终于不敌,城门被撞开,三千多人全部战死。这一仗虽然赢了,但让李自成感到害怕。一个小小的宁武关都如此强硬,还怎么到得了京城?谁知,宁武关一破,其他关城的守军吓破了胆,大同、宣府、居庸关的总兵相继投降,李自成顺利通过居庸关。很快就来到了北京昌平,昌平监军太监杜勋迎降。而刘芳亮这一路,开始还打得比较激烈,后来随着李自成的节节胜利,官军再也没顽强的抵抗力。真定太守邱茂华,游击谢素福出降。崇祯帝钦点的督师李建泰,迫于形势,也在保定向刘芳亮投降。这样两支人马就在北京会合。接下来的肯定是攻城。但奇怪的是,李自成没有立即攻城,而是让在昌平投降的监军太监杜勋从城墙上爬进去,送给崇祯帝一封信,信上写道:"割西北一带,分国而王,并犒赏军银百万,退守河南……闯既受封,愿为朝廷内遏群寇,尤能以劲兵助制辽沈,但不奉诏与觐耳。"眼见的攻进北京就是当皇帝,却要崇祯封什么西北王。李自成究竟搭错了哪根筋?

我以为,首先是李自成看到北京巍峨的城墙,感到一种无形的压力。古代人之所以把城墙和宫殿修得那么高大,其中之一的目有是为了从心理上压倒臣民。紫禁城城内和长安街都不种一棵树,也是为了达到这种效果。一般的臣子都在心理上过不了这一关。只有天不怕地不怕的那一类人才可以挑战那种威严。而李自成虽然被那个时代所裹挟,走了造反的路,但他从没想过有朝一日也能大摇大摆地走进北京城。他看到这黑黝黝的城墙,从内心感到一种从未有过的恐怖。他觉得自己在这城墙下显得非常渺小。

其二是李自成没有足够的自信。他本是农民的儿子,幸运地当上银川驿的驿卒,钱不多,但生活相当稳定,他就很满足。谁知朝中有个叫刘懋的给事中竟想了一个臭招,就是裁减驿卒来压缩国家的开支。饭碗没有了,他又没有别的本事,只会骑马射箭,只有去当兵。当时主要是镇压农民起义。他作战很勇敢,受榆林总兵王承恩的亲睐,被提拔为守备将军。可是他手下有一个叫吴成的军官,总是不听命令,喜欢做一些违法乱纪的事,李自成忍无可忍,一剑把他劈了。没成想这个吴成是个有背景的人,他的叔父是陕西巡按。这下不得了,陕西巡按要拿李自成开刀,李自成得到消息,只能连夜逃跑,可是往哪里跑?只有往昔日的对头农民军那里去。当时陕西最大的一支农民武装是安塞的闯王高迎祥,他听说李自成来投,十分高兴。直接就让李自成做了一路队长(闯将)。李自成在义军中表现突出,威望日高。高迎祥战死,众人一致拥立李自成为闯王。李自成带着这支农民军屡战屡败,屡败屡战,没想到竟然攻到了北京。他不相信自己能入主紫禁城,他认为自己能有今天的成功是因为运气好。

第三是,李自成觉得时机还不具备。东面有满清虎视耽耽,南面的大片富庶的土地是明朝的,西面还有张献忠,在他们面前,大顺的农民军并不占绝对优势。在千百次战斗中,李自成对自己手下的实力是清楚的。不是闯军太强,而是明军太腐败,才有今日之侥幸。

第四, 李自成手下武将不少,但文臣拿得出手的只不过有牛金星李岩宋献策等。这三人当中,牛金星的心胸狭隘,执行力也不是很强。而宋献策只会用一些奇门遁甲,排兵布阵,缺少运筹帷幄的能力。最强的是李岩,李岩的宣传鼓动工作,让闯军迅速崛起。但李岩是被逼无奈才走上这条路,他会不会一心为他卖命真的很难说。百姓口中的"李公子活我"常常让李自成如梗在喉。义军当中甚至只知有李岩而不知有李自成。明朝的知识界人士绝大部分还不认同他这支军队。人才奇缺是李自成的短板。

第五, 宁武关的阴影让李自成拂之不去。大明朝的猛将还不知有多少,尤其是锦衣卫中高手如林。周遇吉就是原锦衣卫中的一员。而北京城中的锦衣卫如果都像周遇吉一样舍生忘死,那么攻城之战必然旷日持久,待到吴三桂和南方的勤王兵一到,义军势必陷入反包围之中,成败不可预料。

第六, 李自成特别缺钱。他的队伍能迅速壮大,很大部分的因素是"迎闯王,不纳粮"这句口号起了作用。明朝末年苛捐杂税特别严重,后来加派"辽饷""练饷"和"剿饷",百姓困苦不堪。而李自成把这些都免了,百姓当然乐意跟从了。但他们的用度又从哪里来呢?只能靠征伐。比如说他们攻陷了洛阳,就从福王朱常洵那里获得了数额巨大的财宝。但光靠打土豪也不够啊。向百姓征粮,又违背了起义的初衷,也会失去民心。这个结真是难以解开。如果崇祯同意封他为"西北王",又能给他百万银两,他就能暂时解决财政困难,以后还可以找理由接着向崇祯要。后来李自成打进北京城,首先做的事就是拷打明朝官员,逼出他们的赃银。因为他们实在太需要钱了。

李自成写这一封信充分暴露了农民军的缺陷。即将到手的香饽饽却把它看成烫手的山芋。只知道打天下,却不敢夺取天下,也不知道如何去治理天下。包括牛金星和李岩那些人在这关键时刻,也没有向李自成提出什么有益的建议,他们是对自己没有信心还是对李自成没有信心?恐怕只有他们自己知道。连刘宗敏那些不怕死的武将也不会来一句:"他朱由检做得皇帝我大哥怎么就做不得"的疑问。李自成没有君王的气度,农民军没有建立一个新秩序的勇气,最后被范文程窥破,让多尔衮决心举兵入关,影响了后世三百年的历史走向。

面对李自成的要求,崇祯帝是什么反应?有记载说,崇祯帝曾把表奏给了魏藻德等大臣看,并问他们怎么办?魏藻德只是伏在地上做战战兢兢状,一言不发,其他大臣见他如此,也只是装着低声哭泣,什么也不说,言外之意是全凭皇上裁决。曾经是慷慨激昂,奋袖出臂的明朝大臣,为何到了此时就成了这个熊样?原来,崇祯帝曾秘密派人去和满清谈判,想先稳定东北,再全力清剿农民起义军。但是这个秘密竟泄露出去了,举国大哗,朝廷上下一致谴责这种卖国行为。崇祯帝脸上下不来,就把责任全部推到当时的兵部尚书陈新甲的身上,陈新甲被斩首示众,此后大臣们再也不敢出馊主意了,干脆,所有的主意都不敢出了,这样才能明哲保身。崇祯帝看到大臣们这等模样。就把杜勋痛骂了一顿。并让杜勋出城去告诉李自成,封西北王的事,休想!你敢打就来!

崇祯帝为什么不肯以封王的方式化解这一危机呢?

一、崇祯帝是一个有雄心壮志的帝王。上任伊始就把号称"九千岁"的太监魏忠贤除了。并不是因为魏忠贤威胁到了他的安全,而是他要把所有的权力都要收到自己的手中,这样他才能完全施展自己的抱负,实现"崇祯中兴"的梦想。后人大骂周延儒温体仁等弄权误国,其实崇祯一朝的大臣是没有什么实权的。权力集中在崇祯一人手中。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崇祯帝也很勤勉,常常通霄达旦地批阅奏折,以致于冷落了那些后宫嫔妃。他到死都觉得自己没有什么错,错的是那些大臣。他到死也没想明白,为什么明朝会这么快就会亡于自己手上。满清曾三次攻打北京城均被强大的明军挡住了,他不信自己会挡不住李自成的进攻。

二、北京城固若金汤。明成祖建造北京城曾用了十九年的时间,在当时,北京城恐怕算得上世界上最坚固的城市,没有之一。正统十四年(1449年)八月十六日,明军主力在遭遇惨败,明英宗被俘。十月初一,瓦剌军挟持被俘的明朝英宗皇帝大举南下。一路经进攻居庸关,从京师正面吸引明军。也先亲率主力3万人经大同进攻紫荆关,迂回京师。情势如此危急。明朝兵部侍郎于谦率京城兵民,誓死抵抗,竟将瓦剌军一举击败。清兵多次越过长城,剽掠山东等地,也曾围攻北京,但都没有损毁北京的一块城砖。这些都得益于北京城的高大坚固。李自成这些农民军又怎么动得了北京城的一分一毫?

三、明朝尚有数百万精锐之师,尤其是江南的军队,未曾有丝毫的折损。李建泰带出的几万人虽然投降了,但京城内还有劲旅数万,完全可以和李自成拼死一战。只要能挡住闯军十几天,江南的勤王师一旦赶到,李自成必败无疑。吴三桂的关宁铁骑就更快,三天之内就能赶到北京城下(他不会想到的是,吴三桂的马跑不动,八天都未能赶过来)。崇祯帝对这一点毫不怀疑。李自成唯一的结局就是失败。

四、李自成远道而来,是靠运气打到了北京。他几十万人的后勤补给严重不足。崇祯从他信里要求朝廷拨给其一百两万白银,就可以看出,李自成军已处于极度困难之中了。李自成的火器不足,攻城不利,而北京城却有强悍的神机营,用火力压住李自成的刀箭,死守城门,蒙古瓦剌军的故事会再一次重演,李自成不撤退都不行了。当时北京城外疾病流行(有的专家猜想当时北京地区瘟疫大流行,历史上却找不到任何记载),李自成军在历次攻城破关的战斗中受伤的人又特别多,他们缺衣少药,如果又染上春季的流行病,只能痛苦地死去。久而久之,势必影响起义军的军心。而北京的守军这些问题都不存在。两相比较,崇祯就更有信心赢得这场战役。

五、封李自成为西北王,并拨给他们一百万两饷银。明里说是招安叛军,实际上是城下之盟,春秋耻之,大明朝怎么丢得起这个脸?这次李自成来了,封他一个"西北王",下次张献忠来了,又要封他一个"西南王"。还有其他的乱臣贼子,那里有满足的时候?还有一点,李自成说封了西北王以后"不奉诏与觐耳",这不明摆着是与崇祯分庭抗礼吗?既然可以不奉诏,那么李自成答应的剿灭其他叛军和抵抗满清侵略不就是一句空话吗?这个封王的诏书一下,史官岂会饶过他?百姓也得骂他几千年。

六、"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是明成祖喊出来的豪言壮语,他若这般怯弱,死后如何面对列祖列宗?这个信念一直支撑到他死去也没有改变。后来对崇祯的赞叹,主要是因为他有一个执著的信念。无认形势如何艰难,他都不妥协不屈服,即使魏藻德等大臣会建议先答应李自成的条件,以渡过眼前的难关,崇祯帝也不会同意的。结果是,崇祯几乎是没有经过什么思考,就断然作出了决定。

崇祯帝千思万虑,但他做梦也没有想到的是,北京城和居庸关一样,京城军民的心理防线已经彻底崩溃了。李自成根本不需要持久攻城,只用炮火象征性地向城墙上轰了几下,太监曹化淳首先就带着锦衣卫打开南门放李自成进城,接着首辅张缙彦又打开西门迎降。以前屡次出现的那种众志成城同仇敌忾的现象这次却没有出现。李自成几乎没有经过什么惨烈的战斗,就攻进了北京城。崇祯帝也没有等待李自成的到来,就和太监王承恩上了煤山,披发覆面,上吊而死。算是保住了皇帝的最后一丝尊严,但他就此失去了万里江山。

如果当时崇祯帝答应了李自成的请求。让李自成撤兵回西安,去做他的"西北王",吴三桂断不敢降清,满清也没有那么轻易地就能入关。张献忠在四川也成不了气候,左良玉会重新组织力量进攻四川。江南还有百万精兵强将,只要崇祯帝这个精神上的领袖还在,无数个史可法郑成功会应时而出。饥荒总会过去,天下可能还会有一段时间纷纷扰扰,但凭着崇祯不屈不挠的精神,大明中兴的局面未必不会再一次到来。明朝的资本主义已经萌芽,对外贸易正欣欣向荣。当时明朝有着强大的海防,欧洲列强是不敢对明朝随便用武的,他们只能以和平的方式与大明帝国交往。利玛窦已为欧洲人当过一次使者,汤若望南怀仁等人也会络绎不绝地来到中国。明朝的开放程度远胜于清朝,那些屈辱的条约断不会在大明朝出现。会出现的只有一个开放的强大的东方古国。

当然历史不会有如果的。

本文作者:和古人谈心(今日头条)

原文链接:http://www.toutiao.com/a6693034253740933639/

声明:本次转载非商业用途,每篇文章都注明有明确的作者和来源;仅用于个人学习、研究,如有需要请联系页底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