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南平市> 正文

黄庭坚:胸中已无少年事,骨气乃有老松格

北宋末年,党派之争激烈,新党旧党反复掐架,朝廷局势每况愈下。不仅如此,党派的内部,也是勾心斗角,互相争斗。王安石推行变法,遭到许多人的反对,而宋神宗又是支持变法的,所以那些反对变法的人基本都遭到贬黜,就著名的莫过于苏轼了。王安石为了推动变法,提拔了许多官员,这些人中难免就有势利小人。皇帝支持变法,他们就支持变法,皇帝动摇了,他们就转头支持旧党,王安石在变法的过程中也因此两次罢相。后来宋神宗即位,高太后执政,启用司马光,把新法全都废除了,哲宗即位后,又恢复新法。这样“朝令夕改”,那些官员也是墙头草,看哪个党派强就支持谁,北宋庙堂不再清明,国力一蹶不振。

黄庭坚反对王安石的变法,但他和苏轼一样,反对的是王安石激进的变法。他们是意志坚定、品格高尚之人,王安石罢相,他们没有落井下石,也没有归附守旧派,而是直言不讳,批评时政利弊。因为黄庭坚不会溜须拍马,得罪了权贵,他们借黄庭坚修《神宗实录》的事,来诬陷他,最后黄庭坚被贬到黔州,那些攻击他的人还觉得不够,再一次诬陷他枉法,黄庭坚又被贬到戎州。戎州是荒远之地,但黄庭坚生性淡泊,不以为意,他在戎州为人讲学,那些受过他指导的人,都有很大的进步。

黄庭坚:胸中已无少年事,骨气乃有老松格

图片来源于网络

今天我们要欣赏的这首诗,就是黄庭坚写给他学生石长卿的,石长卿在考试中成绩优秀,要进京入太学,黄庭坚就写了这首《送石长卿太学秋补》送给他。

长卿家亦但四壁,文君窥之介如石。胸中已无少年事,骨气乃有老松格。

汉文新览天下图,诏山采玉渊献珠。再三可陈治安策,第一莫上登封书。

汉朝的司马相如,家徒四壁,但他的妻子卓文君看到他耿介如石,穷且益坚。你虽然年轻,但少年老成,胸中没有丝毫的稚嫩之气,却有着老松的骨力气格。汉文帝登基后便下诏广罗人才,为其所用。望你能像汉代贾谊一样,多多上奏治国安邦的良策,切莫歌功颂德,迎合帝王的喜好。

“长卿家亦但四壁,文君窥之介如石”,这两句用了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的典故(司马相如字长卿),《史记》记载,司马相如家十分贫穷,家徒四壁,但是卓文君就看中了他的耿介如石。这两句是在赞美石长卿的才学,堪比司马相如,而且其品格坚如磐石。“介入石”是“介于石”,出自《周易》:“介于石,不终日,贞吉。”比喻君子上不谄媚,下不亵渎,有节操。

“胸中已无少年事,骨气乃有老松格”,这两句是进一步赞美石长卿的品格。“少年事”与“老松格”相对,说石长卿虽然年轻,却少年有成,有松柏的骨格气质。松柏高且直,常年青翠,向来都被诗人用来形容品格高尚之人,比如卢仝有诗曰:“此骨纵横奇又奇,千岁万岁枯松枝。”

黄庭坚:胸中已无少年事,骨气乃有老松格

图片来源于网络

“汉文新览天下图,诏山采玉渊献珠”,“汉文”即汉文帝,这里应当是指宋徽宗,这首诗写于元符三年(1100),这一年,宋哲宗病逝,宋徽宗即位。“新览天下图”用班固《东都赋》:“天子受四海之图籍,膺万国之贡珍。”“诏山采玉渊献珠”,指的是广罗人才。这两句暗暗指出新形势,宋徽宗即位后,发掘人才。而石长卿就是人才,他被选到太学深造,是山中之宝、渊中明珠。

最后“再三可陈治安策,第一莫上登封书”,这两句写黄庭坚对石长卿的期望。“治安策”指治国安邦的良策,出自《汉书 贾谊传》:“因陈治安之策,试详择焉。”“上登封书”指歌功颂德,迎合帝王的举动,司马相如就曾作封禅文,迎合好大喜功的帝王之心。黄庭坚对石长卿是寄予厚望,希望他多上治国安邦的良策,不要只是歌功颂德,迎合帝王之心。在文章开头,我们提到,北宋末年朝廷黑暗的一个原因,就是有很多官员为了迎合皇帝,而做墙头草,谁得势就支持谁。黄庭坚就是见到了这样的局面,才会一直叮嘱石长卿。

黄庭坚:胸中已无少年事,骨气乃有老松格

图片来源于网络

值得一提的是,这首诗在开头和结尾都用了司马相如的典故,且一个是赞美,一个是批评,表达出的是黄庭坚对石长卿的深厚期望,从中我们可见黄庭坚的创作艺术功力高超。

本文作者:史读书(今日头条)

原文链接:http://www.toutiao.com/a6699060340119831047/

声明:本次转载非商业用途,每篇文章都注明有明确的作者和来源;仅用于个人学习、研究,如有需要请联系页底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