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泉州市> 正文

厦门海沧海关钟楼江平不肯流启用 三时段三首钟鸣曲

原标题:海沧海关钟楼启用 三时段三首钟鸣曲

8月11日上午9时,海沧海关钟楼准点报时,市民们熟悉的《鼓浪屿之波》在海沧上空响起,并飘到了鼓浪屿。这标志着海沧海关钟楼正式启用,海沧海关也成为中国第15个鸣钟的海关。

钟声每天三个时段响起

海沧海关钟楼矗立在风景优美的海沧大道1号,毗邻嵩鼓码头,与岛内轮渡码头隔海相望。

海沧海关钟楼本体高度20.5米,内部钢结构支撑,外立面采用石材干挂,辅以少量玻璃装饰。四个钟面为不锈钢材质,直径6米,白底黑字,各面时针、分针共2根指针及刻度造型简洁、清晰。夜间刻度及时针、分针发白光,秒针发红光,辅以夜景工程暖黄色灯光照射,钟楼整体庄重大方、辨识度高。同时,钟楼采用物联网技术,具备实时在线校时、异常情况远程监控报警等功能,确保钟楼系统报时准确、经久耐用、运行稳定。

海沧海关党组大大、关长刘杨武介绍,每个时段的钟声鸣曲都不一样。“早晨8点,我们选用《东方红》;中午12点,选用《威斯敏斯特钟声》;傍晚6点,选用《鼓浪屿之波》。”

“早上鸣钟,我们本来是要敲9点的,考虑到周边学校比较多,学生要上课,所以改为8点。”刘杨武说,海关钟声的选择是特别慎重的,征求了多方的意见,并参考上海、广州等地海关钟楼钟声后,最终选定三首曲目作为报时曲。

据了解,海沧海关钟楼的钟声,在方圆2公里范围内都可以听到。而海沧海关钟楼和鼓浪屿的直线距离仅为1.8公里。在鼓浪屿靠近海沧一侧,都能听到钟楼每天三次传来的悦耳钟声。比如,傍晚6点,你站在鼓浪屿上就可以听到海沧海关钟楼响起的《鼓浪屿之波》。

“门”字外形背后的意义

夜晚,认真看海沧海关大楼,你会注意到:海关大楼全身换上了深棕色的玻璃幕墙,在金色夜景灯光的勾勒下,整体风格呈现出“门”字外形。其实,海关的“门”字外形和寓意,象征着海关在开放的对外经济中扮演的门户地位,同时也寓意着海沧海关当好国门卫士,积极融入地方发展大局之意。“鸣曲报时,抒发的是我们迈向国际一流海湾城区的豪情壮志。”厦门市海沧台商投资区管委会副主任、区委副大大曹放说,海关鸣钟,起源于计时器不发达的年代。其主要作用,是为了各国商船校准时间,便于有序管理和安全航行。此后逐渐演变,成为一个港区繁荣昌盛的音乐表达。

曹放介绍说,自1999年12月海沧设立海关机构以来,海沧港快速崛起,已经发展成为中国第九大集装箱港,中国东南陆海联通的重要枢纽,共开辟29条航线,外贸通达全球203个国家和地区。现在,海沧人均生产总值相当于全球第31位,人均工业产值、财政收入和外贸额度名列福建省最前列。营商环境测评指数相当于全球第38位。

声音

海关钟楼成海沧湾新地标

海沧海关钟楼的启用也受到了不少市民及外国友人的关注。比如在海沧工作了五年的老外——在东南红酒自贸直销中心工作的Eugene,他就专门前往参加鸣钟仪式。“毫无疑问,海关钟楼将成为海沧湾一个新的标志性建筑。”Eugene说,海沧海关钟楼奏出的钟声很动听,周围的人也能听到,很不错。海沧发展得越来越好,越来越漂亮,“我觉得自己能在海沧工作很幸运”。

美国大学生许道远刚好在海沧一企业实习,回国前他专门赶来参加鸣钟仪式,他说,“等再过两年大学毕业后,我肯定要回来海沧工作。我非常喜欢这里的城市氛围”。

泉州的文化学者丁金潮说,在厦门大学读书的时候,还是上世纪80年代。没想到,数十年弹指一挥间,当年田间地头的海沧已是日新月异。而且,基于海港、海洋等浓郁人文特色的海沧,海关钟楼的标识性回归,3首歌曲的精心选取,是文化的象征,也是在现代化建设中迈向国际化的深刻“符号”。

厦门文史专家彭一万认为,海沧是海上丝绸之路和陆上丝绸之路的连接点,在对台交流方面也有重要意义,“海关鸣钟也是一种警醒和唤起我们自豪感的事”。(海峡导报(微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