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泉州市> 正文

透征服者雷萨赫尔顿过晋江经验看西塞山发展|晋江|西塞山|西塞

2018-10-26 泉州市 晋江   西塞山   西塞

  东楚网黄石新闻网(黄石日报)□王春树

  深秋时节,随西塞山区年轻干部成长工程培训班前往福建晋江,进行为期一周的学习培训,通过学习受益匪浅,感受颇深。

  晋江市,为福建省下辖县级市,由泉州市代管。地处福建东南沿海,位于珠三角、长三角和台湾岛三角区域的中间位置,素有“泉南佛国”“海滨邹鲁“的美誉。连续24年位居福建省县域经济总量第一位,第17年跻身全国百强县市前十行列。

  晋江,更是大大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鲜活蓝本。大大同志在福建工作期间,七下晋江,提出“六个始终坚持”和“正确处理好五大关系”的观点。晋江,也在大大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逐渐形成、不断丰富的过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

  西塞山区的发展和晋江有较大差距,但是两城之间也有一些共同点、相似处,主要表现在:一方面是区位方面,晋江靠近海边,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和源头。西塞山毗邻长江,有较好的地理区位优势。另一方面,晋江有享誉全国、全球的制鞋产业,有新兴的文创产业,西塞山也有占全国40%市场份额的模具产业,有猫玩、趣玩等文创产业。通过学习晋江,西塞山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再发力、再出发。

  一是要道路再坚持。上世纪80年代初期,晋江市“村村点火、户户冒烟”,全民发展制鞋产业、服装产业。这和西塞山以往大家俗称“打铁铺子”的模具产业发展模式颇为相似。只是晋江较早完成了手工作坊式生产向私营企业式发展的过渡阶段。从“晋江道路”能够看出,西塞山区委、区政府整合、转型、升级模具产业的发展道路是非常明智和光明的。虽然,目前存在思想、资金、环保等多方面的制约。但是方向正确不怕路远,只要坚持道路一走到底、一干到底,就定能踏平坎坷成大道。

  二是要力度再加大。改革开放初期,晋江县委、县政府就支持、鼓励农民“联户集资”办企业,扶持乡镇企业发展,通过“红帽子”“洋帽子”的方式,把“夫妻厂”“兄弟厂”“父子厂”纳入集体企业或“三资”企业范畴加以保护。后来,晋江又在1998年坚持品牌立市,培育、打造了安踏、劲霸、柒牌等一批知名品牌。在2003年至2015年,进行9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成为“最多跑一趟”和“一趟不用跑”典范。前期,西塞山区在扶持企业发展、优化行政审批流程上有一些好的、成功的经验和做法,比如,出台黄金40条,建设黄石科创模具技术研究院,召开重点项目推进会,等等。但是力度还不够大,效果还不那么明显。要力争培育5—6个在全省、全国模具市场打得开、叫得响、卖得俏的西塞模具品牌。在行政审批流程的优化上,要把服务项目向行政服务中心集中、向网上办理拓展、向社区(村)延伸,优化审批流程,简化审批手续,提供一站式、一窗式服务。在服务手段的创新上,要立足企业、项目,多在谋发展、谋服务上动脑子、想措施。加大已有优惠政策的落实力度,不打折扣、不搞变动。

  三是要精神再提振。精神是决定一切的关键因素。晋江精神就是“敢为天下先,爱拼才会赢”的精神。创造了连续24年位居福建县域经济第一,连续17年位居全国百强县市前十的优异成绩。创造了55天拆迁梅岭组团198万平方米的“晋江拆迁奇迹”,等等。西塞山区也有力排万难,上下一心,建设山南铁路新冶钢连接线的成功;更有在全市城区首开先河,以EPC模式启动总投资1.6亿元黄荆山森林公园建设项目。以及在扶贫攻坚、长江大保护、环保大督察等方面的突出贡献。这些都是西塞山区干部职工顽强拼搏、克难攻坚、善做善成精神的体现。全区干群就是要继续保持顽强拼搏、勇于开拓的精气神,在奋力开创新时代西塞山区高质量发展新局面上再建新功、再作贡献。

  (作者单位:西塞山区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