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南平市> 正文

“英雄”或是“叛徒”:第十九党卫军“拉脱维亚第2”掷弹兵师

党卫军作为德意志第三帝国重要的武装力量活跃于二战战场的各个角落,他们以帅气的军服、与众不同的建制成为二战诸多军迷追捧的对象。虽然与德国正式的武装力量国防军相比,党卫军只能算作是纳粹党的“私党”武装,但在希特勒所领导的纳粹党上台之后,这一点就不再是限制党卫军扩充发展的阻碍因素。

在党卫军全国领袖希姆莱的不懈努力之下,作为纳粹党的“私党武装”的党卫军从希特勒的“御林军”逐渐演变成为德意志第三帝国的与国防军并驾齐驱的中坚力量。整个二战期间武装党卫军的总兵力接近60万人,共筹建45个师,实际建设完成的有38个师。


“英雄”或是“叛徒”:第十九党卫军“拉脱维亚第2”掷弹兵师

党卫军“拉脱维亚第2”师师徽

第十九党卫军“拉脱维亚第2”武装掷弹兵师与第十五党卫军“拉脱维亚第1”武装掷弹兵师一样都是在二战时期党卫军发展的以拉脱维亚人为主体的党卫军部队。

因为波罗的海三国与苏联之间由来已久的恩怨导致在二战全面爆发后,德军入侵苏联被拉脱维亚人视作解放者而不是入侵者。具体的恩怨在前文有过介绍这里就不再赘述,如有兴趣可以翻看前文。在这层关系下,在二战中大量的拉脱维亚人活跃在东线战场,他们秉承着为国而战的理念与苏军顽强作战。

1943年党卫军第十五“拉脱维亚第1”武装掷弹兵师组建后不久,希姆莱决定建立第二支由拉脱维亚志愿者组成的党卫军部队。因为同为拉脱维亚师,因此该师的标志也与第十五师十分相似,采用字母“L”和罗马数字“Ⅱ”的组合(第十五师字母“L”和罗马数字“I”的组合)作为师徽标志。

“英雄”或是“叛徒”:第十九党卫军“拉脱维亚第2”掷弹兵师

但不同的是,党卫军第十五师的前身是拉脱维亚治安部队性质的“拉脱维亚志愿兵团”,而第十九师的前身却是经历苏德战场血雨腥风考验的党卫军第2拉脱维亚步兵旅。

1941年苏德战场爆发之后,在开战之初德军横扫苏军前线,苏联在波罗的海的驻军在短短的一周之内就丧失了全部主动权,拉脱维亚也顺利从苏联的手中“解脱出来”,在德国占领军的庇护下,拉脱维亚建立了新政府,而拉脱维亚人也组建部队参与到苏德战争中。

1942年2月,在列宁格勒的血腥战斗中表现优异的拉脱维亚部队回到后方整编休整,经过党卫军的努力一支完全由拉脱维亚人组成的党卫军部队,党卫军拉脱维亚团建成,该团在短暂休整之后被再次派往列宁格勒包围圈。

“英雄”或是“叛徒”:第十九党卫军“拉脱维亚第2”掷弹兵师

1942年5月,该团得到三个营的拉脱维亚士兵补充,升级为党卫军第2拉脱维亚步兵旅,继续执行包围列宁格勒的任务在列宁格勒外围与苏军作战。

1943年1月,苏联以3个方面军的优势兵力向列宁格勒外围的德军阵地发起大规模破围之战,在激烈战斗之后苏军顺利打通了列宁格勒与莫斯科的联系,德军在付出惨重代价之后宣告列宁格勒包围战失败。

在前线损失严重的第2拉脱维亚步兵旅退至拉脱维亚休整,希姆莱籍此以该师剩余建制为基础融合拉脱维亚边境部队组建了党卫军第十九“拉脱维亚第2”武装掷弹兵师。

1944年2月苏军将战线推至纳尔瓦河一线,纳尔瓦战役爆发。“拉脱维亚第2”师被编入党卫军第6志愿集团军(第十五“拉脱维亚第1”师也在)部署于德军设立与第聂伯河西岸的“黑豹—沃坦防线”。

“英雄”或是“叛徒”:第十九党卫军“拉脱维亚第2”掷弹兵师

3月,该师于萨夫罗诺沃区域与进攻的苏军展开激烈交战,战斗十分激烈,苏军在空袭火力的支持下对“拉脱维亚第2”师阵地发动集团冲锋,在战斗中该师师长阵亡,但该师依然顽强的维持防线,并在随后发动的反击中成功夺回了此前丢失的高地阵地。

对面的苏军立刻做出回应,苏联波罗的海第2方面军在凶猛的炮火支援下对该师阵地发起装甲突袭。但是因为受到地形的影响该师正面的苏军坦克部队展开不顺在战斗中遭受到该师凶狠的还击,经过血战再次击退苏军的进攻。但此战该师损失也十分严重,几乎丧失了一半建制的重武器。

1944年7月,得到大量补充的苏军以绝对优势对“拉脱维亚第2”师阵地发起攻击,在苏军强有力的攻击之下该师被牢牢陷在了阵地消耗战中,在付出巨大伤亡代价之后该师防线被苏军突破,随后该师被苏军的机动兵力分割包围。

“英雄”或是“叛徒”:第十九党卫军“拉脱维亚第2”掷弹兵师

在苏军的包围圈中该师依然积极防守并组织突围,经历血战之后该师剩余部队退往纳瓦河西岸构建防线。

1944年8月,该师得到了一定的人员装备补充恢复了一定的战斗力,但是与巨大的损失相比,这样的补充根本无法应对苏军接下来的连续攻击。

1944年9月,该师被苏军赶往“蒂尔萨防线”,苏军随即对该师的防线发动强有力的攻击,在一番战斗之后该师奉命从该防线撤退至“西古尔达防线 ”防御。

尾随而至的苏军对该师的阵地发动攻击,在新构建的防线上该师与苏军顽强作战,虽然在兵力、火力以及后勤补给上苏军都对该师构成了压倒性的优势,但该师坚持反击苏军。

“英雄”或是“叛徒”:第十九党卫军“拉脱维亚第2”掷弹兵师

1944年11月,苏军终于突破了德军设与库尔兰地区南方的防线,自此“拉脱维亚第2”师与整个北方集团军被包围于“库尔兰口袋中”直至战争结束。

1945年5月,德国无条件投降,该师向苏联红军投降。

与“拉脱维亚第1”师一样“拉脱维亚第2”师成立于第三帝国日薄西山的晚期,该师无论在装备上还是人员补充上都与这个时期的德军部队一样处于十分困难窘迫的境地,而在如此境遇之下该师所表现出来的战斗力更加值得肯定。

面对苏军强大攻击下该师虽然频繁被苏军压制撤退,但是该师在撤退的过程中依然能够节节抵抗直至最终也并未溃败,这对于一支志愿党卫军武装师来说是相当不容易的。当然这与该师身经百战的拉脱维亚第2旅的基干力量有很大的关系。

“英雄”或是“叛徒”:第十九党卫军“拉脱维亚第2”掷弹兵师

此外,与其他党卫军志愿师不同的是,该师的战斗性质并不能单纯的认为是“附逆”在帮助法西斯“为虎作伥”;从该国的历史去看,在苏联与波罗的海三国的历史恩怨中,该师的战斗性质可以看做是民族主义的“自卫”战争,这样的战斗性质对该师的意志力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

当然也因为这样的战斗性质,让该师一直处于“英雄”或是“叛徒”的争论之中,有人将他们视作为将拉脱维亚从苏联魔掌之下解救出来的“英雄”,也有人将他们看作背叛国家(苏联吞并了“自愿”加入的拉脱维亚)的“叛徒”。究竟是英雄还是叛徒,不同人的眼中当然也会有不同的答案。

本文作者:古事今説(今日头条)

原文链接:http://www.toutiao.com/a6692006575080473096/

声明:本次转载非商业用途,每篇文章都注明有明确的作者和来源;仅用于个人学习、研究,如有需要请联系页底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