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南平市> 正文

嫉恶如仇的鲁迅先生,为什么从来没批判过慈禧一句

鲁迅先生,是中国近代文学史上的一代宗师,文坛之泰山北斗,也是享誉世界的大文学家。鲁迅的文章,很多人在学生时代都有深刻印象。他的文章有两个特点,一是独特的半文半白风格,看似拮据拗口,细品起来却回味无穷,百读不厌。

他的文章的另一个特点,则是充满着尖锐入骨的讽刺与批判,五千年封建礼制的糟粕、民国时代的种种乱象和不良世风,都曾遭到过鲁迅无情的批驳与贬斥,堪称一位手中笔如刀的嫉恶如仇的斗士,他的伟大人格与华彩篇章,在中国文学史上辉映古今。

被鲁迅抨击过的人,范围之大,数量之多,难以一一列举,他的论战的老对手梁实秋就曾向他发问:“你这也骂,那也骂,那么什么是你主张的呢?”可见鲁迅先生斗志之高昂是人所共知的。

但鲁迅也并非所有人都骂。清朝末年的慈禧太后,大权独揽近半个世纪,很多人印象中,她一直被视为一个祸国殃民、万死不足惜的罪魁祸首。

慈禧死于1908年,当时鲁迅已经27岁,两人还算是同时代人。对慈禧的种种所为,饱读诗书、关心时事的鲁迅,应当是了然于胸的。但他的一生写过的诸多文章中,从来没有批判过慈禧一句话,令人匪夷所思。

用“鲁迅说过的话”系统检索一下就会发现,他的文章中,只在《花边文学》之《略论梅兰芳及其他》一文中,提到过一次慈禧:“因为他是老佛爷——慈禧太后赏识过的”,对慈禧并无任何批判或者贬斥的语句。

其实,这种看似不可理解的现象,背后隐藏着鲁迅家族与慈禧太后之间的一段渊源。鲁迅原名周树人,出生在浙江绍兴一个官宦之家。他的祖父周介孚,同治十年中进士,历任翰林院庶吉士、江西金溪知县、内阁中书等职务,鲁迅从小就在这样一个衣食无忧的富贵人家长大。

光绪十九年(公元1893年),一场突如其来的大祸,差点让周家遭遇灭顶之灾。当年是江南乡试之年,由于晚清时朝局败坏,风气不正,科举考试中行私舞弊之风已非常普遍。周介孚的亲戚故旧中,有几家的年轻子弟要参加考试,于是他们一起凑了一笔银子,托周介孚“打通关节”,想买通当年的江南乡试主考殷如璋。

谁知周介孚却为人迂阔,不善交涉,经办过程中出了乱子,不但事情没办成,还被人捅到了上边,卷入到轰动一时的“光绪十九年江南科场舞弊案”之中。年轻的光绪皇帝正在锐意进取,振兴大清,听闻此事后异常愤怒,下旨严加惩戒,周介孚成为罪魁祸首被关入死牢,“改为斩监侯,秋后处决,以严法纪而儆效尤”,最终被判秋后处斩。

据实而论,周介孚有过错是不假,但一则在筹划阶段即东窗事发,并未构成犯罪事实,二则“江南科场舞弊案”中,比他罪责重得多的有的是,他却成了“反面典型”遭到重惩,有量刑过重之嫌。

鲁迅的父亲周伯宜见势不妙,为了保住父亲的命,倾尽家财不惜血本,四处花钱疏通打点,终于暂时保住了周介孚的命。但因为这是皇帝督办的大案,周介孚要想彻底平安,还必须要有朝廷的一道赦书才行。于是周介孚一案就这样暂时被搁置下来,一拖就是八年。

周介孚的脑袋暂时无恙,但案子并未了结,周家已为此千金散尽,家产、田地、房宅变卖一空,沦为衣食难继的穷困之家。就在周家要陷入绝望之时,慈禧太后出手,救了鲁迅的祖父一命。

1900年庚子之变中,京师沦为疆场,八国联军进占紫禁城,慈禧携光绪仓皇出逃,清王朝统治秩序陷于崩溃。京城的刑部大狱中也沦为无主之地,很多人犯逃散。慈禧回銮后,有些人犯又陆续自首投案。刑部尚书薛升向慈禧请旨如何处理。

当时大清朝已经岌岌可危,摇摇欲坠,慈禧自身难保,哪里还有一点点兴趣去考虑那些犯人,于是下旨赦免了一大批积年陈案的人犯。被关押在杭州大狱中的鲁迅的祖父周介孚,也在此次大赦中被释放出狱,回家团圆。慈禧太后就这样阴差阳错救了鲁迅祖父一命。

庚子之变后,慈禧为了挽救危如累卵的大局,也采取了很多积极措施救亡图存,1902年选派留学生公费到外国留学,学习外国先进科技文化知识,就是其中一项重要举措。

而21岁的鲁迅,成为这项措施的受惠者之一,他获准公费赴日留学,三年后学成归国。这次留学经历成为他的人生一个转折点,为他日后十几年的教育部门职业生涯奠定了良好基础。鲁迅家族与慈禧两次交集,慈禧却都正好显露了人性中好的一面,这应该是鲁迅对慈禧没有恶感的根源。

从史学评价角度看,鲁迅这么做也并非私心作祟。鲁迅的史学造诣极为深厚,他知道清朝的衰落与覆灭,是历史大势所趋,绝非慈禧一人所能扭转。对慈禧这样一个特定历史时期的复杂历史人物,一味的骂或者一味的捧,都不符合严谨客观的史学观。

本文作者:提升自我(今日头条)

原文链接:http://www.toutiao.com/a6700479568836297229/

声明:本次转载非商业用途,每篇文章都注明有明确的作者和来源;仅用于个人学习、研究,如有需要请联系页底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