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南平市> 正文

听明代城墙大修故事,学高超统筹调度能力

2019-05-06 南平市 明朝   西安   地震   陕西   清朝   建筑   华县   长安   毕沅   南京   柳树   咸宁市

封建时期的西安城墙,经历过2次重大修建。

一次是咱们之前聊过的耗时5年、耗银近160万两的清代毕沅大修。

而在更早之前的明代,陕西巡抚张祉也对西安城墙进行过一次重要修筑。这次修筑,让夯土的西安城墙第一次穿上“砖衣”,实现了质的飞越。张祉等人的统筹调度能力,也令人为之叹服。

听明代城墙大修故事,学高超统筹调度能力

地震频频,城墙“很受伤”

1555年(明嘉靖三十四年)1月23日,陕西的渭河流域发生了一次8级地震。

地震发生时,声如万雷,转眼之间,地裂纵横如画,城镇乡村大多陷没,人烟几绝两千里。据奏报文献显示,此次地震导致了约83万人死亡,小雁塔塔顶被震掉2级,西安城墙也受到严重破坏,史称“华县地震”。

明朝地震频频,西安城墙被地震所“伤”并非这一次。比如,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弘治十四年(1501年)西安的2次地震中,城墙城门都有损毁。嘉靖五年(1526年),时任陕西巡抚的王荩修葺西安城墙,重修了4座城门。

听明代城墙大修故事,学高超统筹调度能力

小雁塔在华县地震中被震掉了2级

隆庆二年(1568年),陕西西安、凤翔等府再次发生6级左右地震。频繁的地震,加上夯土城墙不易经受风雨、鸟鼠等因素的破坏,令陕西巡抚张祉在这一年做了一件对西安城墙来说意义重大的事儿——用城砖将这座土城包砌起来。这也是有史以来,西安城墙第一次砌砖。

就地取料,巧用“废渠砖”

通过历时2个月、耗银将近3万两的修城,西安城墙的外壁和顶部被城砖包裹起来。

文献记载,仅城墙东南隅约750丈城墙就使用了58万块砖,整座城墙的用砖量之巨可想而知。

听明代城墙大修故事,学高超统筹调度能力

包砌青砖后,城墙多了层“保护衣”

据当时的陕西按察使曹金的记录,为了备齐这些城砖,张祉主要采用了2个办法。

一是烧制城砖。明代制砖业蓬勃发展,砖已普遍用于各种建筑,西安又地处黄土高原南缘的关中平原,城郊土壤适合烧制砖瓦,就地取料,可以大幅降低开支。

此外,张祉还想出了另一个省钱省事的法子:将疏浚西安龙首渠、通济渠废旧渠道时获得的10万块“废渠砖”也砌到城墙上!

听明代城墙大修故事,学高超统筹调度能力

把“废渠砖”砌到城墙上,省钱又省事

“筑以代摄”,不走寻常路

大型工程所用人力同样是巨大的,怎么解决?

张祉和他的下属们想到了卫卒。因为,调用卫卒有个好处就是,不用像征募民夫那样支付工钱,只需提供工粮,可以节省很多费用,也不会太惊动民众。曹金记载,当时参加城工的卫卒总数为6000名。

而就在工程筹备期间,有1400名本应前往边疆戍边军卒逃跑了。按照大明律法,应全数抓捕惩处。

张祉得知此事后,向陕西巡按御史、督府大司马河东鑑川王君赏提议让这些军卒参加城工。

听明代城墙大修故事,学高超统筹调度能力

“筑以代摄”为后续城工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人力基础

王君赏一向敬重张祉,又考虑到本次城工的重要性,认为调用这些军卒,与征募民夫在本质上并无区别,便“忻然”同意并采取“筑以代摄”的方式,招募逃散的军卒参加西安城工劳动从而免于抓捕、惩处。

招募告示一经发布,逃散各地的军卒“欢声响应”,很快就全部回到西安,为后续城工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人力基础。可见,这个“不走寻常路”的“正法”措施堪称明智之举。

树立样板,分段有序推进

作为一个体量庞大的工程,该如何有序推进?张祉等人对此也做了仔细考虑。

从曹金的记述看,在砌砖之前,张祉首先下令修缮了城墙、城楼,疏浚、掏挖了护城河阻塞淤积之处,并且在城壕边栽柳树、在城河中种荷花。城墙、城楼、城河面貌由此焕然一新。

听明代城墙大修故事,学高超统筹调度能力

城墙、城楼、城河面貌焕然一新

而主体工程——城墙包砖工程至少分了3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是城墙东南隅样板工程;第二阶段是东北隅工程;第三阶段是西北、西南隅工程。

其中,东南城墙的维修前后历时62天。经过包砖,这段城墙“屹然金汤矣”,坚固程度大为提升。城墙的女墙也一并进行了改筑,大大提高了防御能力。

张祉巡视后很高兴,于是跟同行的副都御使张天光商议全面开展城墙包砖之事。

此后,工地便转移至西安城墙四隅中最长的一段——东北隅,即从东门(长乐门)至北门(安远门)。西北、西南隅两段,则是经西安知府邵畯建议,在东北隅完工之后再陆续推进的。

听明代城墙大修故事,学高超统筹调度能力

城墙的坚固程度、防御能力都大大提高了

提前筹划,规避调任影响

可是,工程尚在进展当中,张祉却要调任南京了。

对于大型城工而言,主修官员在工程期间的异地调动有时会对工程进度造成极大影响。

为了避免这一问题,张祉在离开陕西前,专门召集主管民政、军事的首要官员和西安府知府、西安府同知、通判、节推、咸宁长安两县的知县,及诸卫使、千夫长、百夫长等军队将领,阐明此次维修城工的重要意义、商议修城之事。大小官员们一致支持张祉,希望他尽快筹划。

从后来的陕西巡抚张瀚题奏报请奖叙的名单来看,这些人均赫然在列,表明他们均在此次城工中发挥了重要的督工作用。

听明代城墙大修故事,学高超统筹调度能力

赴南京上任前,张祉仍为后续工程做了周密安排

此后,张祉进一步明确了官员职责,指定由西安府同知宋之韩全面负责城工事宜,指挥陈图、田羽负分理之责,而协助配合、“赞襄提调”者为西安知府邵畯。

同时,张祉还把后续城工所需经费、城工进展情况告知“都督府暨监察侍御淄川四山王公、襄阳楚山潘公、普安明谷李公”等官员。

这些官员将省城西安的城墙与边地长城联系起来看待,认为西安城墙修缮有利于长城边塞的稳固和防守,所以都要求下属官员积极协助,还把“内地民出钱助边”建设、维修长城的大量拖欠逃避款项征收后,供给西安城工使用,“以资成功”。

听明代城墙大修故事,学高超统筹调度能力

官员们通力合作,保证了这次重大城工的顺利完成

正因为张祉负责任的态度和周全的安排,以及官员们的通力合作,保证了这次重大的城墙维修工程能够善始善终。

而他本人,也得到了同僚们的普遍支持和敬仰,曹金赞道:“非心切乎民而有是耶?”——作为古代重要基础性防御工程,西安城墙的首要作用就是保障百姓安全、维护区域稳定。因而,唯有心系国家命运、百姓疾苦的人,才会真正善待它、尽力呵护它。

这,或许也是此次工程留给后人的一个更深层的启示。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主编|王恬 编辑|方胜蓝 校对|余芳

本文作者:西安古城墙(今日头条)

原文链接:http://www.toutiao.com/a6687753435808268804/

声明:本次转载非商业用途,每篇文章都注明有明确的作者和来源;仅用于个人学习、研究,如有需要请联系页底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