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南平市> 正文

溥仪遣散太监后,竟有一批太监到上海参加工作,最后却成了笑谈

2019-05-31 南平市 溥仪   上海   历史   隆裕太后

溥仪在建福宫大火后,曾一度将宫中太监驱散。太监们生活艰难各自为生,然而就是这群“不受待见”之人,却依然有人对其“大加欣赏”,甚至将他们招至上海做“体面工作”。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太监们最后结局又如何?如果您想知道,就让小编来为您揭秘:

溥仪遣散太监后,竟有一批太监到上海参加工作,最后却成了笑谈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

1911年,清王朝在辛亥革命的枪声中彻底土崩瓦解,隆裕太后为逊帝溥仪拟写退位诏书,并接受《清皇室优待条例》,让溥仪继续做其小朝廷内的帝王。

随着清廷影响力日渐式微,民国政府答应给溥仪的岁费也逐渐拖延,致使溥仪小朝廷内巨大的开支受限。溥仪为了维持日常开销,只能将主意打到紫禁城府库内,盗取其中的文物变卖典质。宫中的太监见此举可发大财,便跟着上行下效,窃取府库中的财物,到外面换钱花,以充实自己的钱袋子。

溥仪遣散太监后,竟有一批太监到上海参加工作,最后却成了笑谈

随着日久天长,府库中珍宝的数量减少,太监们怕露出马脚被溥仪追查,干脆一不做二不休,直接一把火烧了珍宝库,溥仪便开始下定决心驱逐太监。

太监们自小进宫,一直未与外面接触过,被赶出皇宫后,99%的下场都惨不忍睹,他们基本上有五条路可走。

溥仪遣散太监后,竟有一批太监到上海参加工作,最后却成了笑谈

1.极少部分太监受不了外界社会的歧视与压力,自己又没有任何求生的能力,只能“咕咚”一声,跳进金水河,悲惨地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2.太监们没有后代,一旦出宫,养老就成了问题。为此,不少有远见的太监们就成立了养老义会,专门雇人伺候年老太监,虽然养老义会的日子清苦,但还是勉强可以度过后半生。

3.有些太监在宫中混得极差,出宫后也是身无分文,为了能混口饭吃,只能沿街乞讨,受尽别人白眼。

溥仪遣散太监后,竟有一批太监到上海参加工作,最后却成了笑谈

4.混得好的极少数太监则大为不同,他们出宫后住豪宅、开洋车,甚至还有的娶了姨太太,生活奢侈令人羡慕。

5.当然,绝大一部分太监还是能够靠劳动养活自己的,因为在宫中学得都是伺候人的本事,在太监出宫之后,不少达官贵人都想享受一下宫中贵族的待遇,太监们也就成了“抢手货”。

甚至在当时的市场上还会明码标价,根据太监们曾经伺候主子的等级来收费,从嫔妃到皇上,价格一路上涨。

溥仪遣散太监后,竟有一批太监到上海参加工作,最后却成了笑谈

1931年春,北京珠市口的饭店前,有一个操着上海口音的朱姓男子,举着喇叭大肆招工。饭店门口立着牌子,写着招聘太监的标语,并宣称要找来二三十个太监赴沪就业,每个月给光洋40元到60元不等。

此事一出,只一个上午的功夫,沦落在北京街头的太监们便蜂拥而至,朱姓男子一一为其登记,随后便组织太监们上车,奔赴上海而去。

到了上海,太监们才知道,原来朱姓男子说的都是假话,他们哪里是来伺候人的?这分明就是被骗来做护工的,属于照顾病人的辛苦活儿。

溥仪遣散太监后,竟有一批太监到上海参加工作,最后却成了笑谈

此时的上海还有不少租界,因此也开办了不少医院机构,可是雇用专业的护士实在是支付不起高工资。这个朱姓男子得到消息后便灵机一动,想雇佣这群曾经伺候过达官贵人的太监,充当廉价劳动力。

太监们见事已至此,便只好硬着头皮答应了下来,毕竟每个月四五十块的光洋收入,还是相当具有诱惑力的。太监们能勉强将就,可病人们却集体抗议,他们给出的理由很简单,太监们都是伺候宫廷贵族之人,学的也只是封建社会的繁缛礼仪,根本不具备医务护理的专业知识,与悉心照料病患有着很大的区别。更何况这些太监成天说话阴阳怪气,总是让医院充满着“不和谐”的味道。

溥仪遣散太监后,竟有一批太监到上海参加工作,最后却成了笑谈

面对病人们的强烈抗议,院方也很无奈,只能就此作罢,给太监们每人发些路费,将其打发回京。

这一次的“太监护工”事件,引起了当时上海不小的舆论风波,一时间成为上海居民茶余饭后的笑谈。

在延续了两千年的封建社会中,太监是皇权之下的畸形产物,他们忍受身体的磨难又被人歧视,到了老年又孤苦无依。其实在小编看来,太监都是一群苦命人,我们更应该以同情又客观的心态去看待他们,这不但是对历史的尊重,也是进步与文明的表现。

文澜海润工作室主编文秀才,本文撰写:特约历史撰稿人:常山赵子虫

本文作者:历史解密坊(今日头条)

原文链接:http://www.toutiao.com/a6696619218894324236/

声明:本次转载非商业用途,每篇文章都注明有明确的作者和来源;仅用于个人学习、研究,如有需要请联系页底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