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南平市> 正文

何谓实事求是,如何才能做到实事求是?《中庸》已经告诉我们了

2019-06-20 南平市 中庸   文化   孔子   汉景帝   西汉   汉朝
何谓实事求是,如何才能做到实事求是?《中庸》已经告诉我们了

何谓实事求是?

实事求是它首先就要正本清源,我们看实事求是是谁讲出来的,汉朝有西汉东汉,西汉有位很出名的皇帝叫汉景帝,文景之治。汉景帝,他有个儿子叫刘德,我觉得这个名字起得非常好,什么都没留,就是留下一些美德。什么美德?就是讲的这句话‘实事求是’。那它又是什么意思呢?后来我们就把它展开来,我们中国人的美德就是好东西我们只能引申只能展开,我们不要把它推翻掉,因为好不容易才取得这么多人的公信力,很难。

那么如何做到实事求是?

我们把它展开,成为5个步骤,《中庸》大家都很熟悉,因为它就写在中庸这本书上:“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你能经过这5个步骤就达到了实事求是这个境界,可见它是不太容易的。

何谓实事求是,如何才能做到实事求是?《中庸》已经告诉我们了

一、博学之

现代人太急躁,去听课老想说听了的东西回来就能用,这是大错特错了,老想去学点东西马上回来用,好像可以帮助自己做些什么,这个是做学问很大的忌讳。孔子说你去学的目的是四个字而已“学则不固”。只是让你自己不固执而已,所以以后听到一个意见的时候,这个意见我现在不知道它对错,凭良心讲你不知道它对错,然后把它放在那当做一个参考,我现在没有能力分辨它对错,也不知道我什么时候可以用什么时候不能用,我都不知道,但我把它听了放在脑海里,将来有用的时候我再考虑看,这才是学习的目的。

“学则不固”后面一定还有一句话,叫“一阴一阳之谓道”,这才是中华文化的基础。当我们听到一句话赶快要想相反的一句话,把两句话合在一起,你比较会周全。一个人要博学,博学不是东学一点西学一点,而是要很广泛地像扫描器一样地扫了一遍又一遍,你知道扫几十遍都有疏漏的。所以做人为什么要谦虚,就是有些话你没听到的你不能否定它,你有什么资格去否定它,当然你也不能相信它,你相信它你就害死自己了,这样各位才知道为什么中国人老是将信将疑。

因为你相信,如果它是假的你就倒霉,你不相信,如果它是真的你也倒霉,这个就叫做实事求是。

何谓实事求是,如何才能做到实事求是?《中庸》已经告诉我们了

二、审问之

审问是什么意思,现在很多从国外回来都要求小孩,要勇敢地举手,要勇敢地问。你问问题要很谨慎地问,第一个你要先自己想一想,你别不想就问,人家还没讲完你就问,你根本就是开玩笑,他讲完了你仔细想想,想不通问问隔壁,你干嘛直接去问他,中国人经常会问左右,还不行再问远一点的人,最后大家都不懂才去问老师。

三、慎思之

慎思,为什么要谨慎地思,现在我们讲思考思考,这句话我也是很不赞成的,你看‘考’字没有心,慎重的思虑,是考虑的虑,不是考,考是考证,考证来我要思虑,要用心。现在人很少用心,我讲句不客气的话,大部分人是不用心的。

何谓实事求是,如何才能做到实事求是?《中庸》已经告诉我们了

四、明辨之

明辨很难,你要辨别他讲得对还是不对很难。因为任何一个人讲都有相当的道理,我这话讲得很清楚了,任何人在同一个时间只能讲一部分道理,他绝对没办法把所有道理都讲完,因为时间不许可嘛。因此我们就开始要从实践里面去体悟,你做做看,有问题再问。

五、笃行之

孔子是讲知行合一的,我们好好地把学问从实践当中去检验,然后我们就开始走治本的方法,而不治标。实事求是就是同样可以解决问题,但我要治本我不要治标。我考虑长远一点,使它没有后遗症,没有后遗症才叫治本,这阵子救起来了过两天栽下去了,那有什么用。有什么用,还不如不救。考虑的很近,急功近利,解决了一个小问题带来了更多的大问题,这是现代人很常犯到的毛病,这不是中华文化啊。

何谓实事求是,如何才能做到实事求是?《中庸》已经告诉我们了

中华文化深思熟虑,那大家马上说,怪不得我们都慢腾腾的,我们怎么慢腾腾的,中国人是全世界最快的。你看才30年前我们是科学的很落后的,现在短短30年,你看搞得全世界都很震惊,你们怎么那么快啊。中国人只有一个关键,就是我愿意不愿意了,所以什么叫生产力,你拿外国那种解释是没有用的,中国人什么叫生产力,就是我愿意生产力就高,我不愿意生产力就是低,就是用心不用心了。

【三川文汇 发现美 遇见真】欢迎关注,谢谢!

本文作者:三川文汇(今日头条)

原文链接:http://www.toutiao.com/a6703401480889565709/

声明:本次转载非商业用途,每篇文章都注明有明确的作者和来源;仅用于个人学习、研究,如有需要请联系页底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