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南平市> 正文

“桑弘羊之问”:中央政府到底是应该管制经济,还是该放松经济?

汉帝国初建,国力羸弱,汉朝的政府实行了“休养生息”、“放任自流”的宽松政策,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里记载:“汉兴,海内为一,开关梁,弛山泽之禁,是以富商大贾周流天下,交易之物莫不通,得其所欲。”

由于汉代初期开放了关口,放松了对山林中矿藏资源的专营,使当时的工商业得到了空前的繁荣。

“桑弘羊之问”:中央政府到底是应该管制经济,还是该放松经济?

据《史记·平准书》里记载:“民则人给家足,都鄙禀庾皆满,而府库余货财。京师之钱累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至腐败不可食。”

在汉兴70年间,也就是文帝和景帝时期,民间和国库都非常充盈,国家储备的钱财多得串钱的绳子都朽掉了,中央粮仓里的粮食多得“至腐败不可食”。这种盛世,史称“文景之治”。

与此同时,商人阶层也得以崛起,出生于清朝末期的著名教育家“李剑农”,在《先秦两汉经济史稿》中认定:“汉初实为中国商人第一次获得自由发展之安定时期也。”

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里也详细记载了22位西汉时期的富豪,并给了这些商人起了一个称号:“素封”。

“桑弘羊之问”:中央政府到底是应该管制经济,还是该放松经济?

所谓“素封”,就是指那些没有官爵和封邑的人,通过自己经商和其它劳作而获得财富,可以与权贵们相媲美。

正是因为“文景之治”的盛世,使汉朝以后的政治格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01 汉朝初期的格局

汉高祖建立汉朝,依然采用的是分封制,只不过各诸侯国的分封改为了“非刘氏而王,天下共击之”。

这些刘姓诸侯王,跟前朝一样,可以有独立的军队,也可以有独立的官员和财政。他们俨然是国中之国,靠着亲属关系维持着与朝廷的合作。

因此,七十年的经济大发展,使得汉朝的格局发生了剧烈的变化。

“桑弘羊之问”:中央政府到底是应该管制经济,还是该放松经济?

一是诸侯国势力日益庞大,中央政府已经无法把他们完全掌控于手中。

比如,东部的吴王“刘濞”,一言不合,就联合了后来的“七国之乱”。

二就是商人阶层的崛起,大多数已经控制了国家的命脉性产业,致使商人比国家还要有钱。

比如,当时的“七王之乱”,朝廷平叛却没有军费,只能向长安城中的高利贷商人“无盐氏”借钱”,年利息竟然高达十倍。最后无盐氏发了战争财,成为关中的巨富。

从无盐氏借钱可以看出,当时商人的财富已经超过了许多的权贵,无形当中给政府造成了威胁。

因此,地方诸侯和商贾富豪的傍比而起,让长安城里的最高统治者开始感到不安。

“桑弘羊之问”:中央政府到底是应该管制经济,还是该放松经济?

文帝时期,西汉著名的政治家“贾谊”,向文帝提出了自己的担忧。他在《治安策》里写道:“当今皇帝穿的衣服是普通的黑色丝织品,而富民的墙上却挂着文绣;皇后装饰衣领的花边,富人的婢妾却用来缝鞋边。”

贾谊希望文帝对诸侯“分而治之”,在原有的诸侯国里分封更多的诸侯。而对于“富民”,他建议实行打压,重新回到“重农”的道路上去。可是,当时文帝并没有采纳。

与贾谊同龄的“晁错”,比贾谊更为激进,向景帝直接提出了“削藩”。这个建议被景帝采纳,导致了以吴王为首的“七国之乱”。

景帝为了平息众怒,被迫腰斩了晃错,可是吴王依旧一意孤行,誓必谋反。最终被名将窦婴和周亚夫所镇压。

“桑弘羊之问”:中央政府到底是应该管制经济,还是该放松经济?

也正是因为“七国之乱”,让景帝成功粉碎了诸侯国对帝国财政的阻碍,也取得了各诸侯国财政的集权。从此,中央的监察权直接伸到了诸侯国的国内。

在景帝时期,帝国的财政经济达到了最高峰。

02 汉武帝实行经济改革的四大基础条件

公元前141年,汉景帝驾崩,16岁的刘彻登基。

武帝登基以后,年轻气盛的他,无论是在内政上还是外交上,都采取了极其激进的政策。

对内,汉武帝在政治上采取了“贾谊”曾经提出的的主张,颁布了《推恩令》。就是强行要求诸侯王分封诸子为侯,使各诸侯国的封地不得不自我缩减。并派遣了行政官员进行监察工作,由此加强了中央的集权。

“桑弘羊之问”:中央政府到底是应该管制经济,还是该放松经济?

思想上,汉武帝接受了“董仲舒”提出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让儒学成为了当时唯一的正统思想。

史学家“顾颉刚”曾在《汉代学术史略》里把汉武帝与秦始皇相比:“秦始皇的统一思想是不要人民读书,他的手段采取的是严厉的刑罚制裁。而汉武帝是统一了人民的思想,让人民只读一种书,他的手段是利禄的引诱。所以,秦始皇失败了。汉武帝成功了。”

对外,汉武帝,不再采取于匈奴和亲的政策。

20年间,汉武帝派卫青和霍去病攻战西域,夺回了河西走廊地区;在东北方,他派兵灭了卫氏朝鲜;在南方,把夜郎和南越地区归附汉朝。汉武帝还大力兴修水利,修筑道路。

“桑弘羊之问”:中央政府到底是应该管制经济,还是该放松经济?

就这样,中央财政开始告急,汉武帝把文帝和景帝留下来的国库消耗一空。为了补充国库的收入,汉武帝开始了一系列强硬的经济改革,具体的执行者便是著名的商人之子“桑弘羊”。

值得注意的是,汉武帝在进行改革以前,中央帝国已经实现了以下四个基础条件:

一,景帝的“削藩”,武帝的《推恩令》,还有“独尊儒术”,使政治集权和思想上都得到了统一。

二,“文景之治”留下了巨大的财富。

三,抵御外族的侵略和讨伐匈奴的战争凝聚了民心,使汉武帝的政治威信达到了顶点。

四,汉武帝时期,出现了十分得力的将领和能臣酷吏,使执行能力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桑弘羊之问”:中央政府到底是应该管制经济,还是该放松经济?

也正是因为这几个成熟的条件,使汉武帝后来的经济变革,让汉帝国成为了“强汉”之国。刘彻也终究成为了一代大帝。

这也是为什么后来王莽实行的经济改革,他实施的版本,几乎与汉武帝是一样的,可是他却最终人头落地,其中最主要的原因:以上四条,王莽无一可得。

03 汉武帝的货币垄断

汉武帝曾经也尝试过“卖官鬻爵”,以增加财政收入。可是卖爵的收入还是无法满足战争的需求。于是,汉武帝采纳了酷吏“张汤”的意见,依靠政权的力量,创造了两种新型的货币:“白鹿皮币”和“白金三品”。

“白鹿皮币”,就是汉武帝见汉苑里有许多白鹿,所以就用鹿皮饰以花纹,制作成货币,每张值四万钱,也就是四十斤黄金。

“桑弘羊之问”:中央政府到底是应该管制经济,还是该放松经济?

汉武白鹿皮币

“白金三品”,就是用银子和锡做成的货币。具体有三种:一种是圆形的,上面是龙形图案,叫做“白选”,值三千钱;另一种小一些,方形的,上面是马形图案,值五百钱;还有一种更小的,是椭圆形的,上面是龟形图案,值三百钱。

在汉代,诸侯朝觐、祭祀祖先,都需要用到玉璧,于是,汉武帝便规定各诸侯在贡献玉璧时,下面必须垫上“皮币”,就等于,各诸侯都要花大价钱买一块不值钱的皮子。

汉武帝除了为了敛财发行了皮币和白金,同时也发行了一种“三铢钱”。

“三铢钱”重三铢,钱上的文字也写着“三铢”,是汉代第一种标明了重量的钱币。

“桑弘羊之问”:中央政府到底是应该管制经济,还是该放松经济?

汉武帝的皮币和白金大大地扰乱了市场,使货币市场出了紊乱。于是,在皮币、白金、三铢钱之后,汉武帝又规定了一种新的钱币——五铢钱。

这种小铜钱,外圆内方,象征着天地乾坤,面值上也写着“五铢”,从而奠定了中国铜钱的孔方格式。

经过六次的货币改革,汉武帝最终下令,把铸币权彻底收归中央,民间再不准铸造五铢钱,所有钱币都规定在“上林苑”铸造,铸出的钱被称为“上林三官五铢”。

从此以后,中国的钱币彻底进入了国有垄断阶段。汉武帝的改革,产生了中国历史上第一种通行了八百年的货币——五铢钱。

“桑弘羊之问”:中央政府到底是应该管制经济,还是该放松经济?

04 盐、铁、酒的国有垄断

桑弘羊是汉武帝盐铁专营的忠实执行者。在他主持的专营事务过程当中,桑弘羊已经非常清楚地意识到,只有由国家投资的国营事业,才能称得上大规模化的生产。

许慎在《说文解字》里描述“盐”:“河东盐池,袤五十一里,广七里,周百六十里”。汉代的盐铁官也已经是遍布全国。

除了盐业专营,对于“铁业”,也下令由官府彻底垄断。按规定,凡是产铁的地方都要设立铁官,铁的冶炼和铁器的制作与销售,都要由铁官负责。从此,民间不得擅自煮盐和冶铁,更不准私自贩卖,违令者要在左脚上戴上六斤重的铁锁。

这一法令的规定,政府不但垄断了销售权和定价权。而且还垄断了制造权。也可以说,真正意义上的“国营企业”,是从这里开始的。

“桑弘羊之问”:中央政府到底是应该管制经济,还是该放松经济?

公元98年前,汉匈奴再起兵事,为了增加财政收入,桑弘羊提出了“酒榷”,即酒类专卖的政策。办法跟食盐专卖是一样的。由官府供给私营酿酒作坊粮食和酒曲原料,然后按规定酿造品种和规格,生产出来以后再由官府统一收购和销售。这就是所谓的“县官自酤榷卖酒,小民不复得酤也”。

据史学家吴慧的计算,酒榷的专营收入也十分高,每生产1000瓮的酒至少可以得到252000钱的收益,最后能过统购统销后,还可得到20%的利润。

桑弘羊把这部分的收入“赡边,给战士,拯民于难也。”从而大缓解了朝廷的财政压力。

从此,酒榷与盐铁并列称为“三业”,成为国家实行垄断经营的主要产业,历代延续,从未中断。

“桑弘羊之问”:中央政府到底是应该管制经济,还是该放松经济?

除了控制盐铁产业以外,桑弘羊还创造了另外两个高盈利的国有化改革,一是“均输”,二就是“平准”。

史学家吴慧在《中国商业通史》中有具体的解读:“均输”是“行商”的性质,是统购统销;而“平准”则是“坐贾”的性质,就是物价管制。

如果说,盐铁专营和均输、平准使汉帝国有力地控制了重要的产业经济,那么,汉武帝随后推出的“算缗令”和“告缗令”则让全国的中产阶层全面破产。

所谓“算缗令”就是规定全国的有产者必须按财产多少上缴“资产税”。而“告缗令”则是发动群众告发群众。

所以说,中央集权制度是自秦始皇开始,但在中国历史上,汉武帝是第一个真正建立了最完备的中央集权制度的大独裁者,他是真正实行了产业垄断和金融垄断的第一人。

“桑弘羊之问”:中央政府到底是应该管制经济,还是该放松经济?

05 两千年前的国企之争

公元前81年,汉昭帝为了了解民间疾苦,让各个郡国推荐数十位社会贤达人士,到朝廷来反映民间问题。在汉帝国的朝堂之上,一次关于盐铁专营政策的公开辨论会开始了。

这场辨论会的一方是桑弘羊,另一方是群儒生,这场辨论会的主要内容,由一个叫“桓宽”的人记录下来,写成了一部奇书——《盐铁论》。

其实,这场辨论的政治背景是大将军霍光为了打击桑弘羊而设的局。桑弘羊与60多位“贤良”学士进行盐铁专营的辨论,他前后共发言130多次,为专营政策做顽强的辨护。当时,群儒反对国营化政策主要有以下三点:

一,指责盐铁、均输、平准等是“与民争利”,抽取了民间财富。

二,国营企业生产,商品质量低劣,各级官员强买强卖。

三,官商勾结,形成了权贵集团,增加了社会的不等。

“桑弘羊之问”:中央政府到底是应该管制经济,还是该放松经济?

对于群儒的反对,桑弘羊一一予以回驳,在他看来,这些没有治国经验的儒生,只能提出国营化的弊端,却提不出更好的建议。

桑弘问他们:如果不执行国营化政策,战争的开支从哪里来?国家的财政从哪里来?地方的割据势力如何化解?

从汉高祖建立起统一的中央集权帝国以后,为了维持这个帝国的统一,帝国必须要拿出一部分经济来发展军备,以防外部侵略。还得加强政府官僚系统的控制和维持内部的稳定,这些成本都是需要财政去负担的。

这就是为什么中国历代统治者一方面想要放权于民,而另一方面却又舍不得放弃垄断的原因。

所以说,盐铁会议上的儒生们,无法回答桑弘羊提出的那些难题:中央政府到底是应该管制经济,还是应该放松经济呢?如果不采取营利性的国有专营制度,如果国有资本不保持对国民经济的高度控制,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帝国又该如何得以维持?

最终75岁的桑弘羊,还是被霍光以谋反的罪名处以灭族的酷刑。以霍光为首的儒生们,最终也没有勇气将那些专营制度全部废弃,只是象征性地取消了酒业的专营。

参考资料:郭建龙著《中央帝国的财政密码》

吴晓波《历代经济变革得失》

吴晓波《浩荡两千年》

吴慧《中国商业通史》

司马迁《史记》

本文作者:朗风习习(今日头条)

原文链接:http://www.toutiao.com/a6685386975366611463/

声明:本次转载非商业用途,每篇文章都注明有明确的作者和来源;仅用于个人学习、研究,如有需要请联系页底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