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南平市> 正文

诸葛亮为何不救自己的爱徒马谡?从蜀汉内部斗争看,他必死无疑!

在历史上,诸葛亮一共进行了五次北伐,其中取得最显著成果的,无疑是第一次。诸葛亮的出师,让魏国猝不及防,陇西三郡地区也纷纷响应,反曹降汉。收复长安,指日可待。

可就在形势一片大好之时,马谡却在守街亭时,因违反军令,指挥失当,导致了蜀国首次北伐以失败告终。最终,马谡也被诸葛亮下令军法从事。

诸葛亮为何不救自己的爱徒马谡?从蜀汉内部斗争看,他必死无疑!

事后,诸葛亮自贬三等,并向刘禅做了深刻的自我批评。千百年来,诸葛亮为何会执意杀死自己的爱徒马谡,众说纷纭。有人说是诸葛亮执法严明,有人说这是诸葛亮在鼓舞全军士气,还有人说诸葛亮是为了平息众怒而弃卒保帅,更有人说着是诸葛亮为自己不听刘备的遗言而深深懊悔。

不过,许多人都忽视了一个问题,那就是:以诸葛亮为代表的荆州派,和与李严为代表的益州派之间的矛盾,不可调和,而马谡则是牺牲品。


一、诸葛亮斩马谡的几个表面原因

马谡之所以在街亭大败,一是由于起违反诸葛亮军令,擅自做主;二是在副将王平苦劝的情况下,仍然固执己见;三是犯了最基本的军事常识错误,被张郃断了水源,这样的错误不可救药;四是马谡畏罪潜逃。根据《三国志》的记载,马谡大败后,并不是像《三国演义》里说的那样,直接被诸葛亮斩首,而是先潜逃,后被逮捕下狱,最终身死。

因此,于情于理,诸葛亮杀马谡,都没有什么问题。

诸葛亮为何不救自己的爱徒马谡?从蜀汉内部斗争看,他必死无疑!

但是,如果再往深挖,我们还可以看到这样几个原因:

1、首先,诸葛亮与马谡情同父子,二人感情深厚,因此,马谡才能被火箭似提拔,成为诸葛亮的军事接班人。然而,马谡因为缺少军功和实战经验,他的提拔显然引起了公愤。

而因为自己用人失当,导致了北伐失利,诸葛亮也难辞其咎所以,为了向刘禅交差,同时安抚众将,诸葛亮只能选择牺牲马谡。

2、其次,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本来前景是一片光明的,可就在这个节骨眼上,马谡却因为低级失误而导致全盘皆输。这就好比是足球比赛中,一个球员面对空门将球踢飞了。这种结果,不仅是不能得分的问题,对球队的士气也是沉重打击。

因此,为了激励全军士气,诸葛亮不得不杀掉马谡这个“罪魁祸首”,让全军将士心理平衡一点,为下一次北伐做准备。

诸葛亮为何不救自己的爱徒马谡?从蜀汉内部斗争看,他必死无疑!

二、马谡被斩的深层次原因

我们上面提到了马谡被斩的几个表面原因,虽然角度不同,但总结一下,这些都是诸葛亮能主导的原因。

也就是说,如果单单因为以上原因,那么马谡的生死,其实完全可以掌握在诸葛亮的手里。他不想让马谡死,完全可以力排众议,顶着压力,以“天下未定不可杀智谋之士”为理由,让马谡去戴罪立功。

况且,蜀国只有一州之地,本来就人才凋敝,这个时候杀死马谡这样一个“潜力股”,无异于自废武功。如果诸葛亮肯出面在刘禅面前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也一定能够救马谡一命。

可诸葛亮并没有这么做。因此,我们可以揣测,诸葛亮斩马谡,实则有许多情非得已之处,这也就是他“挥泪斩马谡”的深层次原因。

诸葛亮为何不救自己的爱徒马谡?从蜀汉内部斗争看,他必死无疑!

1、蜀汉的内部矛盾

一般认为,蜀汉政权是由三部分人构成的,一类是刘备、诸葛亮入川时带来的荆州嫡系;二类是刘焉、刘璋父子的旧部东州派;三类是由益州本土的世家大族。

在刘备入川之前,在益州,是后两类人之间的斗争;而在刘备入川日后,后两类人则几乎站在了统一阵营,蜀国内部的斗争,变成了刘备的“荆州派”与后两类人组成的“益州派”之间的斗争。

由于“荆州派”是刘备的嫡系人马,因此,在刘备入蜀的很长一段时间之内,“荆州派”力压本土的“益州派”,成为蜀国的核心力量。

但一场突发事件,打破了双方的力量均衡,那就是关羽大意失荆州。随着关羽、张飞、黄忠等一大批蜀汉元老的去世,“荆州派”在蜀国的地位一落千丈,而“益州派”的实力却不断增强。

诸葛亮为何不救自己的爱徒马谡?从蜀汉内部斗争看,他必死无疑!

在刘备去世以前,他亲自安排了诸葛亮、李严为首的权力架构:诸葛亮为丞相,主管内政,而李严为中都护,主管内外军事。这种安排,虽然表面上是诸葛亮为正、李严为副,可李严因为掌管军事,其权力实际上更大一点,而且,刘备的这种安排,更有防范诸葛亮专权的用意。

但令刘备万万没想到的是,他这种颇有手腕和权术的安排,恰恰激化了蜀汉的内部矛盾。


2、诸葛亮与李严之争

刘禅继位后,诸葛亮便着手改变刘备留下的权力格局。他首先要做的,就是从李严手中夺取兵权。而这需要一个契机。

而机会说来就来,不久,南中地区孟获叛乱,诸葛亮上奏刘禅,请求出征南蛮。当时,蜀汉的兵力,一部分由汉中的魏延所掌控,一部分则有永安的李严所统领,而诸葛亮几乎处于无兵可用的尴尬境地。

于是,为了征伐南蛮,诸葛亮得以组建了一支完全听命于己的部队,并用半年的时间,取得了平南战争的胜利。

诸葛亮为何不救自己的爱徒马谡?从蜀汉内部斗争看,他必死无疑!

更为关键的是,诸葛亮通过这一战,树立起了自己的威望,锻炼出了自己的队伍,还证明了自己的军事指挥才能,这就为他以后能够直接指挥北伐战争奠定了基础。

而同一时间看起来颇为碌碌无为的李严,则白白失去了一个表现自己的大好机会,并且,他还将失去自己手中的军权。


此后,诸葛亮又用了三招,彻底完成了自己对李严的“三连击”:

  • (1)一是故意泄露孟达想要归蜀的消息给司马懿,致使孟达还未起事,就被司马懿所杀。这是因为,孟达同样属于益州派人士,他若归蜀,必然涨李严之实力。
  • (2)二是以北伐的名义,进驻汉中,夺了魏延汉中都督一职,并将其纳入到了自己麾下。
  • (3)三是将李严从永安调到了江州,让其离开了自己的老巢,同时削了他的兵权。

这一波操作以后,诸葛亮又在第一次北伐中,弃用魏延的“子午谷奇谋”,反而大胆任用从未单独领兵的马谡担纲。其用意,就是想培养这个自己的嫡系,作为将来的军事接班人。这样,即便在自己百年以后,荆州派依然可以在蜀汉政权中占据主导地位。

诸葛亮为何不救自己的爱徒马谡?从蜀汉内部斗争看,他必死无疑!

3、马谡成为诸葛亮与李严斗争的牺牲品

诸葛亮倾全国之力搞的第一次北伐,最终以诸葛亮用人失当和马谡的低级失误而告失败。其主要责任,当然要由他二人来承担。而在与诸葛亮的斗争中,一直处于下风的李严,正好可以抓住这件事,大做文章,他手中的“武器”主要有:

  • (1)与魏延等宿将联合,以诸葛亮“不会打仗”为由,重新夺回兵权;
  • (2)以托孤大臣的身份向刘禅申诉,拿刘备的遗言向其抗议,要回自己“掌管内外军事”的权力;
  • (3)抓住诸葛亮“用人唯亲”的把柄,向其发动猛烈攻击,况且,马谡还是刘备亲口认定的“言过其实”之人。
  • ......

相信,以上哪一条单拿出来,都能给诸葛亮以“暴击”,更何况是多种手段联合使用呢?

对诸葛亮来说,唯有“舍车保帅”,以从严、从重、从快的方式,将失败的责任推到马谡等将领身上,才能最大化的减轻李严等人对他的攻击。

唯有如此,诸葛亮才能保住自己的地位,而荆州派才会有希望和未来。这也是马谡必死的原因。

本文作者:深夜聊斋(今日头条)

原文链接:http://www.toutiao.com/a6696288810906419716/

声明:本次转载非商业用途,每篇文章都注明有明确的作者和来源;仅用于个人学习、研究,如有需要请联系页底邮箱